今天刚去参加完一位高中同学的婚礼。 也许我至少在一两年内不会结婚。因为在中国结婚和定居的关联性太大了,我是可以接受租房结婚的,但亲朋好友大概率会热心地提出“更优方案”。我不想解释太多,我只想在我有一个满意的status quo的时候展示,那是一条可行的路。我不打算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定居,我看不到中国的未来,我不愿意让我未来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在中国承担没有必要的课业负担。 我有一个逐步的计划,目前已经考察了很多国家和城市,伦敦、悉尼、芝加哥、纽约这些适合职业发展的城市,目前来说各方面最满意的还是悉尼,其次是伦敦,但是意味着工作需要很大变动,而且英国税还挺高的。 悉尼我只去过一次,而且只待了一周,目前我会去尝试更多地去悉尼,更融入当地生活和工作来确定最终要不要去。 在那之前我不会有任何的结婚的想法,我还年轻,我认为我的移民计划目前在正轨上,只需要再一到两年的时间就基本可以用事实来论证它的可行性。
昨晚跟一位在芝加哥工作的群友一起吃饭,聊天聊着聊着就感受到了人生过得好快。从疫情开始不知不觉已经4年多过去。还记得那年我刚开始实习,转眼而过。这样一想,人生不过百年,时间滴滴答答,1/25,1/4过去得都很快。“人生的加速”这个词最近一直听到,本质上应该是人生中新奇的东西越来越少,人生日复一日,快速消逝。 这一次在美国住了40天左右,美国这边给我的印象是大家做什么事情很大概率都是因为热爱,或者因为自己觉得应该做。在林肯纪念堂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跑步的人真多,后来在纽约中央公园跟同事和朋友跑步,跑步的人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比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强制打卡而跑步的人还多。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在大学毕业之后总有很多理由少跑步,或者跑步的时候减少目标里程和配速。 工作以后在收入层面,已经是学生时代实习的几十倍,但我总觉得幸福感没有很大提升。最近想明白了,财富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而且会因为复利而指数增长。因为它的无止境和指数增长初期的缓慢,人容易焦虑起来。现在想想,也许只需要维持稳定的储蓄率,相信美国大盘,做好被动投资。想想生命终将终结,也许金钱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或者比较有意义的做可能是用它来换取更多的private time。 把这些无法刻意追求的东西放下,也许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人生的意义了。人终究是要面对死亡的,在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我又庆幸自己出生在这个科学爆炸的时代,感恩我父母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把我健全地带到这个世界。从高中开始到现在,我在断断续续学习MIT的公开课,看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者还在讲台上充满热情地他们讲了几十年的东西,我总感觉这不仅是science还是art。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探索智慧的快乐,看着他们,我想的是他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在于对智慧的探索,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其他人吗? 回国要参加一个初高中同一个学校的同学的婚礼,这是第一次参加同学的婚礼。也许结婚很快就是生子,这不禁让我想到,大部分人的宿命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我有很多的教育理论想要实践,但我也不想让它们来得太快,毕竟我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还很局限。 人生的意义过于抽象,也许我穷尽一生也无法探索到它的奥义。但我能感受到的是我的无知,尤其是每一次学习新东西的时候,越是学习,我越会想为什么我之前不知道,那肯定是因为我的无知。人生的难度在于没有一个清晰的准则,大部分人生活在世界的既定规则里,他们不会问“为什么”,只是一步步追随父辈祖辈身边人的道路,easy path。当一个人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世界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综上,人生如此虚无,是什么让大多数人不断延续呢?很多人是因为放弃思考,我可能在很多时候也是。上班下班,三点一线,根本不需要思考为什么。但是更让我感觉到inspiring的,是生命中偶尔的感动,偶尔的灵机一动,偶尔的对于探索智慧的那种精神上的rewarding的感觉,这可能也是让人区别于无机物,区别于动物的很大的不同。 人生是需要一些刻意和自律的,人的精力太有限了,现在的信息太爆炸了,要区分无用之用和真正的无用。现在移动互联网把每一个人都连在一起,但也让普通人一方面沉迷在看Influencer的生活里,它让人更方便放弃思考了。尤其是像国内的小红书,不能卸载它,因为它真的是很好的搜索引擎,但是它的推荐算法又导致人很容易沉迷,非常想想精神毒品。初高中的时候,爸妈限制我使用电脑的时间,每周末只能用一两个小时,我尽最大可能make the best use of it,当时因为喜欢甚至在YouTube上看完了一个电子学的课程。我大学学的跟计算机没有丝毫关系,大一大二的时候看了很多Udacity和Coursera的课,当时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直到后面找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那是一种unfair advantage。 想法诸多,赚钱不是人生的全部,退休也不是唯一目的,我也许应该探索那样几件事,做它们只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热爱,只是因为对于智慧的追求。 2024.11.08 写于芝加哥奥黑尔机场
If you find your here and now intolerable and it makes you unhappy, you have 3 options: remove yourself from the situation, change it, or accept it totally. I am made up of my present self, past self and future self. I feel like in the past 2 or 3 years, I was focusing too…
选项说明 需要注意域名格式是 [email protected],有点不intuitive。 References
我做这件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老家有一台服务器,上面有Plex服务器,有公网IP,想异地用Infuse内网观看视频。Infuse直接公网访问Plex我没有试成功。 为了不产生冲突,Wireguard VPN使用IP段10.0.0.1/24,跟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网段都不一样。 通用部分 安装Wireguard 重启路由器之后就能在添加网口的时候看到Wireguard VPN选项了。 如果不成功的话可能需要换源,过程类似下面这篇: 服务端 我用的是iStoreOS,在侧边栏找到网络->接口->添加新接口。 名称可以随便取,协议选Wireguard。 创建成功之后在常规设置里面生成新的密钥对,然后把10.0.0.1/24添加到IP段里,这个会用作Wireguard VPN的网段。 在防火墙设置里新建一个防火墙区域,比如我这里网口叫wg_server,防火墙区域叫wg。 接下来去网络->防火墙->常规设置,在这里面设置成下图这样的。(特别注意wg是怎么设置的) 然后在网络->防火墙->通信规则里面加一条Allow-Wireguard的记录 接下来去网络->防火墙加一条端口转发 现在服务端已经正常运行了,可以添加Peer(对端)了。Wireguard必须得在服务端添加客户端的公钥,客户端才能正常连接上。 去网络->接口->wireguard网口的配置里,找到最后一个项目“对端”,点进去然后点添加对端。 里面最主要的是生成密钥对,然后在允许的IP地址里面加上比如10.0.0.32/32(只要在10.0.0.0/24网段内就可以),这是对端连接要用的IP地址。完成之后可以点生成配置,复制之后等会可以在客户端使用 客户端 TODO 跟服务端很像,可以参考这个和Reference中的2和3,在客户端添加对端的时候勾选“路由允许的IP“很重要。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