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oundhog Day
4 or 5 hours a day and you’ll be an expert. The movie is about life. Life is short, we can’t live forever, but we can live a lot of days throughout our life. Today we might be unable to do many things, but as long as we keep practicing, keep going for what we…
-
工作、梦想和财富
最近在想的一个问题是,我未来想做什么。 从高中开始,我的梦想是做一个计算机科学家,这是我的信念,我本科不学计算机,但因为我有一个信念,我自己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科学。毕业后我加入了一家高频交易公司,说实话能用C++和Python写程序,还能赚很多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我发现虽然我很快能赚到大部分中国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打工能赚的钱还是有限的,社会资源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idea本身比干苦力的人能赚更多的钱。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子是吸血鬼,我不愿意浪费十年青春只为把自己束缚在一百平两百平的房子里。线性而非指数的个人成长不是我想看到的。 2021年实习找工作,2022年忙毕业和入职,2023年走了十几个国家,我在想2024年我到底想要什么。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机会,在50年后回顾我的人生,我会怎样评价我自己的选择呢?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我都会退却很多大多数人的选择,多一些对于未来的想展望。 之前学习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个问题,我学习的东西根本用不到,所以会导致逐渐失去兴趣。比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因为我工作中用不到,生活中用不到,会逐渐放弃。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话,确实有所帮助但是非常有限,因此我认为比起学习这些具体知识,学习可以指导我未来如何做选择的内容更有实际意义。 目前来看我更想成为一个了解金融市场的人。所以2024年我更想多学一些与金融市场相关的东西。以下是一些大致的方向,包括学习和实践。
-
生存主义
我是一个生存主义者,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会对潜在的危险特别敏感。除此之外,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对于让我不适的试图以愚昧战胜科学的外界极度抗拒。这两个合在一起,让我有点焦虑。 焦虑是人类几千年来得以延续的必备条件。在一个民主和法治极度不健全国家出生,私人财产和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让我有一定程度的焦虑。 最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是否过度焦虑。可能确实是有一点的,而且我把焦虑当作我有时候消磨时间的一个借口。 从我过去的经验和各种渠道获取到的信息来看,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都是个人的指数发展。如果以线性的思维来看问题,很容易焦虑。 希望我能在2024年扩展我的视野,增强我的能力,点燃指数发展的引擎来减少焦虑。
-
当下和未来
润往何方 接近年末,写于首尔。今年的感受一如往年,没有一天感觉一天的时间是够用的。可喜的是我在成长,觉得面目可憎的是我感觉今年读书没有很多。 在年轻的时候,也就是现在,人生确实很像Juggling Act,恨不得一年的时间做完别人一辈子没有做完的事情。 今年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香港、澳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法国、比利时和阿姆斯特丹。。今年在国内也飞了不少城市,天津、北京、河南、云南、成都、重庆、贵州。到目前为止,中国大概只有少数几个省份没有去过了,西藏新疆也许是明年的目的地。现在也在准备下个月去俄罗斯看极光,明年最想去的国家是加拿大 韩国3月旅游了一次,12月又来出差三周,两周快过去了。说实话韩国待久了会爱上它,美食很便宜,比国内大城市贵不少多少,而且挺符合我的胃口的,比很多西方国家好很多。 今年重读了共和国更多的历史,我的脑子里只能想到一个字,“润”。当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公平”,一些特权阶级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实则是最自私最会剥削人民的人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未来已经堪忧了。在国内工作确实很舒服,充分享受到了廉价的劳动力,感人的物价,但这应该不是我想过10年20年的生活,可能这个时代也无法允许,我已经越来越能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24岁这一年,我恰好年轻,恰好凭自己的努力有一点钱,可以不用穷游,不用斤斤计较。今年看了很多地方, 目前旅游对于我的意义是,我去过了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我通过实践在寻找未来5年10年的归宿,我通过眼睛在观察那些听说的有争议的。 总体而言,我还没有下定决心,但我能做的只有去看更多的地方。美国去过一次,上一次是2018年,下一次大概率是2024年,我想去芝加哥,去纽约。加拿大也是我的目标之一,因为那是一个适合移民的国家,我很想考察一下。台湾我也想去看,虽然这个话题在国内讨论不得,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台湾在事实上是一个民主国家,我在情感上认为它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想去看一看,虽然我知道我不太可能去那边定居。 要改变世界,要进一步改变个人命运,实现指数增长,还是要去美国,但何时去,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我都没有很好的想法,但那是必经之路,无非是二十几还是三十几岁去。今年全球找工作都比较难,但是在好的工作岗位上的人还是很能享受到时代的福利的,美股科技股的涨幅太大了,其次有现金的人去买有前景的股票也很不错。 指数成长 2024年也许能做的事情还是不多,除了去探索世界,完成那些未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沉下心来,修身养性。好好学习WQU的课程,多多读书,这样才能把握住一些有可能降临的机会。沉下心来提高储蓄率,才能有更多现金,去把握资本市场上的机会。生活、饮食、健身每一方面都提升,身体变得更健康,生活更快乐才能更好地体验这一切源于成长的快乐。 今年在健身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肩变宽了,身体变得更健壮了。去年11月的时候跑步膝盖受伤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好了。在首尔的这些天,基本上每天都会去健身房跑步,保持运动第二天状态确实会好很多。2024年希望能在身材管理上做得更好,饮食健康上更进一步。 乐趣不去寻找是不会主动来的,不克服惰性主动做功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当生活只剩下n点一线的时候,我感觉有计划地寻找乐趣变得很重要。已经一年没有残酷刷题了,有必要重新开始。CPPCon上的很多视频也值得学习,对于工作有很大帮助,有必要立下目标在每天留至少半小时学习。已经有半年多除了WQU的课程没有学习过新知识了,也有必要去扩展新知识面。 但这一切都要源于更好的时间管理。今年的感受是工作和生活的分离还是很重要的,增加运动,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工作的时间,减少工作对生活的影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希望2024年能进一步平衡好工作、学习、生活和业余爱好。短期来看,职业发展比起投资或者副业都更有意义。无法避免它,就把它做得更好。 每一个大目标必然带来畏惧和拖延,目标还是要分解着解决。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把过去的失败转化为经验,be self-desciplined,同时学会做减法,把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推迟或者取消,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阅读这件事情我喜欢又有点恐惧,现在看大部头的书基本上只有在高铁、飞机上的时候了,在家里电子设备干扰确实比较大。我很享受阅读的过程,恐惧源于太多书可以读,不知道从哪一本入手。但必须得下手,否则可能一年到头一本也没有读。在专注的情况下,一本书读完可能也就几个小时。 除了阅读,我认为写日记也很重要,正如今天这篇年末总结,总结是直面自己,是把抽象的东西具像化。就像我在工作的时候写程序,我感觉如果能把提纲列下来,基本上实现就很容易了。希望我能在2024年更多直面自己的内心,野蛮体魄,强健灵魂。 在2023年结束前,我想把明年的OKR模板在Notion上做好。把今年做到一半没有完成的移过去同时反思总结。做OKR就意味着必须要有时间去回顾才有效果,也意味着我如果每天都过着特种兵那样的生活,是不太可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它的。所以,2024年除了那些必要的,我都需要做减法,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电子产品。人总是会贪多的,2024年要继续学习say no,把时间花在那些我会享受的事情上。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现状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生活是具体的,幸福比起使命本身更重要。不是要先物质上富裕起来,精神上才能富裕起来,两者可以同时进步,互相促进。
-
工作与学习
今天生日,跟以前实习做了我一年mentor的学长吃饭,他说他在新工作基本上settle下来了,干的活也挺轻松,打算在工作空闲时间多学习一点东西。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会觉得,下班之后会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就算有,因为一天的工作,身心都已经很累了。 最近在工作中感觉,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投入了都会有很大的意义,实际上很多事情可做可不做,或者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做完。会想起实习的时候,我每天会花最后1-2小时用于学习YouTube视频,以及看一些书,甚至有时候不想干活的时候可以一整天花在学习上。那段时间我成长很快,也很快乐,下班之后的时间基本上都用在跑步和学习上。 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太在意一件事情,花太多时间在短期的事情上,而忽略了长期的发展。从今天开始,每天争取上班时间学习2个小时,虽然可能做不到,能学1个小时也是好的。
-
职业发展
现在可能进入了一个职业发展的迷茫期,一方面是感觉过去做的事情不够有impact,另一方面是对于未来发展的方向缺乏期望。 但仔细想想,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做的事情无非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然后尝试寻找能够产生更多impact的重点。在没有很明确重点的时候,我能做的最保险的事情就是不犯错。 这次来香港的经历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的,办了香港身份证,也跟香港的同事聊天,了解到可能香港这边我可能回更加有用武之地。 很多时候可能提出想法本身,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大部分。 香港 vs 美国 最近申请了香港的高端人才签证,香港这边的身份证过两周也要拿到了,这就不得不让我思考一年后的我应该如何续签(因为签证是两年的,但是得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准备续签),以及我是否应该坚持去美国的想法。这次续签之后可能有3年的签证时长。现在可以预料到的是,在未来至少一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可能在后疫情时代持续低迷,科技公司为了裁员宁愿直接支付未来一年左右的工资。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一年我待在上海或者香港都是比较安全的选择。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职业发展是比国籍更加重要的,这也是我当时选择直接来这家公司就业的很大原因。 美国肯定是个人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美国现在经济萧条,绿卡排队时间对中国大陆人不友好,不如先把握好在香港的职业发展以及拿永久居民的机会,至少拿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以及考虑在香港发展是在往越来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它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跳板。
-
消费主义是探索生活的对头
今天在香港花了1千多买了一个行李箱,原因是我在日本买了一些东西,东西太多了,现在放在手提袋里,去坐飞机的路上很不方便。 还记得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说得我很同意的一句话, 在年轻的时候,要做的事情是低成本尝试,而不是在一件东西上花很多钱和精力,然后发现那个东西并不需要。我确实已经有很多行李箱了,这次买一个行李箱也许是因为我确实需要装更多东西,但实际上我可以把花在购物上的时间用来把东西带到深圳口岸,享受探索这条从未走过的路的过程,到那边把行李箱里的东西直接邮寄回上海,最多花个100块钱,下次出国旅游的时候记得带上大行李箱就好,毕竟我家那边就盛产行李箱。 奢侈品和各类商品尝试定义一种价值观,然后让消费者去迎合这种价值观,从某种角度来看,购买价格远超实用价值的商品以及奢侈品是一种人类克服内心自卑以及迎合社会的一种表现。 以前,在商品匮乏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制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现在为了赚更多的钱买更多可能不需要的东西,牺牲了健康和休息时间,更努力地工作,在这个忙碌的过程中也更加缺乏了对于自身是否真的需要一些东西的思考。 有去纠结要不要买一样东西的时间,不如多去探索城市和生活,多学习一些东西。很多时候买的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被不断惦记的沉没成本,花钱买烦恼不如一开始就不买。
-
睡眠和学习——时间管理
最近困扰我的最大的两件事情就是睡眠和学习,总的来说就是时间管理让我恐惧。 这两天感觉很明显,当我想做高铁票时间决定的时候,我会很痛苦,我会想Can I make it?所以今天本来计划可能1点到釜山,实际上是下午4点到的。当我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我会把时间往后拖,直到最后没有时间可以拖。 那天在厦门航班延误,本来晚上12点到厦门,我大概还能睡6个多小时,但实际情况是,航班延误到了晚上1点到厦门,我到酒店洗漱完已经2点,那时候我开始怀疑如果我睡着了我是否能在早上准时起床。所以最后的情况是一夜未眠,虽然我有作业要做,我一点也没有动,第二天晚上用ChatGPT做的。 今天又是这样的一天,今晚有Peer Review的Deadline,明天有Group Work的Deadline。问题总是这样的, 如果你感觉可以明日复明日,那问题总会在最后一天被解决。所以感觉在YouTube上有个人说得很有道理,需要给自己设置提前两天的deadline,给自己多留点余地,生活会快乐很多,否则很多时候人生都是在解决短期的问题,都会在救火。 很多事情浮在表面想,不去实践,总是不会有好的解决方案的,不如脚踏实地,先花点时间脚踏实地解决。打算今天先把peer review给做了,然后明天白天花一些时间去把project给做了。今天进步的点在于,已经把从釜山到首尔的票买好了,明天按计划出行就可以了。 今天关于旅行的领悟在于,国际旅行还是需要带一个斜背的包,以及在需要便利的情况下,在iPhone后面吸一个小的卡夹,放一张公交卡和外币卡。另一个领悟在于,还是需要去提前做攻略和规划的,否则整体上会有太多的不可控,允许不可控应当是在计划周密的情况下,偶尔有一些不可控。 想要成长,就得放弃欺骗自己,过去做了太多欺骗自己的事情,欺骗自己这件事情一定可以做成,欺骗别人那件事情一定可以做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功,反而因为更高的期望而更加失望。追求完美的时候,如果无法兼顾所有事情,那就得优雅地放弃,欺骗只会带来更加沉痛的后果。虽然最后settle之后心情会变好,但这不是优雅的解决方案。
-
Long Term Goals
Recently I’ve been focusing too much on short terms goals. This is the thought that came to my mind when I was boxing fiercely in the gym. For work, I focus too much on small projects, and forget about long term career development. Sometimes I am energetic, and work until late night, then the second…